回到大梁做昏君_第657章 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657章 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 (第1/2页)

    朱佑德知道明代皇帝重用太监,一度被后人鄙视,他自己当了皇帝之后,有点理解皇帝重用太监实在是无可奈何,大环境之下,皇帝都没选择的权力。

    儒家那一套延续的时间太长了,那些学说,已经不简单是学说了,而是已经深入到中原百姓日常生活中,成为了中原百姓性格一样的东西。

    江山易改,本性南移啊。

    而对于朱佑德来说,他知道儒家学说的危害所在,一种禁锢的思想带来必定是一个固步自封的体制和民族。

    就像是写文章的人喜欢引经据典给自己的文章增加说服力的,同时也显示了这个人没什么前瞻和想象力。

    而对于官员来说,个人能力可以差一些,但是绝对不能没有前瞻性,没有前瞻性就不会带来进步。

    大梁的官员更加习惯按部就班,如此就不会犯错,就算是有错他们也没错,文官从来不是几个人而是一群人,是儒家意识的集中体现。

    也是占据了社会最精华资源的一部分人,要想让大梁的百姓独立、富强,那就一定要削弱文官阶级的权力,把这些权力分配给百姓。

    老朱建立巡检司,百姓就可以通过当兵,日后进入巡检系统,实现个人阶级的改变,进一步掌握权力。

    有人掌握权力那就一定有人失去权力,权力斗争就是那么朴素而残酷,

    丢掉权力的一方很可能下场就是死,而老朱也担心,以后文官会反扑。

    因为权力这种东西实在是太诱人了。

    皇帝的工作其实很简单,国家大事都有模板,外族入侵打就可以了,国家有灾难,赈灾就行了,如此基本上能保持国家的基本面不动荡,但也不会让国家有多大的发展,老百姓勉强能活着而已。

    皇帝的工作更加重要的是平衡各个阶级的利益,不让某一个阶级独大。

    可大梁的局面正好相反,最大的阶级就是文官地主,因此老朱想做点事情也极为不容易。

    他想让王忠厚批红,就是想让太监进入朝堂政治,帮自己分担一下。

    但是老王特么想当好太监,实在是让老朱感觉失望无比。

    你是太监啊,还想千古流芳呢。

    对于冯伯功弹劾何青峰的事情,有眼睛的人都知道,这是冯伯功在试探老朱的态度。

    也是在试探皇帝对于大梁文官的态度,老朱要是真的处理了何青峰,那就说明老朱要对文官下黑手。

    要不是不处理,那说明目前皇帝和文官的冲突还不到爆发的时候。

    要是老朱不闻不问,说明很不满了,懒得和文官废话,心里记恨上了。

    所以冯伯功这一次的弹劾很有水平,老朱觉得自己处理也还算是可以。

    老朱把这事情公开出来,让百官都参与议论何青峰的罪过,何青峰也很配合的上了请罪的奏折,表示自己等待朝廷的处理,最近几天就不上班了。

    等朝廷有决定之后再说,他这几天就在家里哪里也不去。

    君臣就在这种默契中,很安定的到了春节过年。

    东越到杭州也不远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