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673章 朕本就是昏君 (第1/2页)
文官是一个寿命悠长的群体,从有朝廷开始,就有文官并且在政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,文官已经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内部制度。 对于同类他们都抱着善意,对于其他的人则无比的排斥。 在老朱看来以儒学为基础的文官已经形成内部循环,根本不容别人进入这个群体。 而这个群体中一些最杰出的人,脱颖而出建立家族,这便是世家的来源。 世家其实便是文官群体中最顶尖的群体,文官也好世家也好都是从王朝中吸取养分的。 王朝强大自然有足够的养分供养,但王朝不会永远强大,所以王朝更替,文官和世家就会继续换一个王朝吸血。 他们会继续传统的统治模式,老朱觉得这就是中原王朝一直在以相同的模式在更替的原因。 没道理几千年下来,王朝的体制一点都没有发展,一直以文官来统治下面的百姓。 根子就在于王朝可以更迭,而文官和世家可以永存。 想要彻底改变大梁,老朱迟早是要面对文官群体。 但不是现在,而是要等他做好准备。 以礼部侍郎夏青远为首的二十八名大梁文官跪在房门外面。这些官员都是一脸坚毅,打算强硬的逼迫老朱取消从文人从军令! 再他们看来,老朱这么做是对于文人传统的颠覆,士兵在中原的历史上一直被视为不详的存在,是野蛮和凶残的代言词。 因为军队是暴力的工具。 文人最理想的情况是解散军队刀兵入库,马放南山,然后他们这些文官用文教来教化天下,让百姓修行道德,用忠孝礼义等来约束自己。 如此才是文官心目中的盛世王朝,可历史却证明这样是行不通的。 所谓君子政治完全就是最美好的理想化,文官群体却是一群为了理想能不怕死的人。 夏青远等二十八名官员,职位有高有低虽然不像何青峰、周朝宗等重臣位高权重,但是无一不是身居朝廷要职,是具体执行大梁朝廷政令的官员。 这些官员负责官员的考核,升迁,录用,负责兵器的打造,军粮的运输调配,负责在全国征税,统计。 二十八名官员以夏青远这个吏部侍郎的官职最高,以为户部仓储司的从六品郎中最小。 这些人都是要害官员…… 一旦把这些人都拿下,大梁的朝廷将又不小的麻烦。 这也是这些官员敢联手逼宫的底气所在。 他们觉得老朱不可能处置他们,否则朝廷的运转就要出现问题,这等结果不是老朱这个皇帝能承受的。 尤其是南方还放着将近六十万大军的情况,一旦军粮兵器不能及时通过他们调运到前线,军队就很容易出问题。 这样的情况,身为皇帝的老朱只能接受他们的条件,再没有别的办法。 朱佑德的脸色很差,笼罩着寒冰一样,刘文长和王忠厚已经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出。 两人彻底恨上外面那些官员,这些人怎么就敢在张野大婚的时候进行逼宫呐? “臣等恳请皇帝取消从军令,给天下学子以颜面,礼遇士人!如此陛下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