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九十二章 魔武双修啊!  (第2/3页)
回海上还是能做到,最多也就是逃回多少而已,至于明军战船因为数量有限,也只是能够袭击一下,无法阻挡倭寇的大撤退……    当然,后者损失惨重。    “斩首一千五百,俘敌四百,算上轻伤逃走的,这次倭寇可以说折损过半,打是打不下去了,估计会迅速遁逃。这个战果算大捷了,他们很少离开海岸,就算咱们等到援军,也无法真正合围他们,说到底关键还是无法在海上歼灭。咱们的战船虽多,但分散在各处卫所,无法集中一处,他们却是集中大批战船,海上交战最后还得靠帮,还是要拼船多人多,咱们虽有火炮,但想真正击毁敌船并不容易。    说到底炮弹就那么点小东西,打碎木板也就是个小窟窿。    随便拿木板钉上就堵住了。”    金山卫指挥使说道。    金山卫城是方国珍侄子方鸣谦给朱元章修的,他也是第一任金山卫指挥使。    据说修完就被以通倭杀了。    当然,这也没什么奇怪的,毕竟他是方国珍侄子。    而且方国珍余党一直是朱元章重视的沿海不稳定因素,留着他是一件很不安全的事情,至于杀完后朱元章又说人家托梦诉冤杀错了,然后下旨封人家做城皇,可怜方鸣谦活着给他筑城,死了还得继续给他守城,所以也算是被压榨到了极限。    “那就造大炮!    速射炮肯定不行,这东西就是个对付骑兵的。    但海上要一炮轰沉一艘船的。    所以你们需要造大炮,炮越大越好,船越大越好,最好一发炮弹几十斤重的,就倭寇这些破船,一发炮弹击中就能打漏了。”    杨丰说道。    他们面前是陆续返回的士兵们。    一个个快快乐乐,手中拎着倭寇的脑袋,带着缴获的铠甲武器,铠甲的确不值一提,但倭刀还是很受欢迎的,还有大批被俘的倭寇,用绳子捆着,士兵们拿鞭子抽着,倭寇们不断惨叫着……    “不过造大船超出你们能力,毕竟就是金山卫而已,倒是可以造这时候泰西人使用的蜈蚣船,就是多人划桨的桨帆战船。这样就正好把这些俘虏利用起来,让他们专门划桨,拿铁链锁在船舱里,吃喝拉撒睡都锁在位置上。一艘船用最少五六十支桨,两人一支,百余桨手,哪怕没有风也能快速航行,而且不受风向限制,可以在海上想怎么航行就怎么航行。    另外水下装上冲角。    遇上倭寇的船,以火炮弓箭压制他们的弓箭,然后直接撞。    在水下捅个窟窿。”    杨丰说道。    这才是俘虏的最好用法。    “这倒是不错!”    指挥使明显很有兴趣。    “但终究要给他们饭吃,虽说看他们也吃不多,但不吃饱也实在没法划桨,那样就得增加咱们的军粮。”    指挥佥事说道。    金山卫的军粮可是军户供应,如果单纯养这些桨手,无异于增加军户负担了。    “金山卫都是以何为业?”    杨丰问道。    “种田,不过沿海土地多盐碱,粮食收成不高,另外还有盐场,灶户煎盐种田捕鱼,过去这里是商港,倒是海商贸易之地,如今陛下不准出海贸易。”    “那就捕鱼了。    我教你们拖网捕鱼,之前我已经在辽东教那些军户这种捕鱼法,而且还有制罐头之法,他们在辽东就已经能靠海鱼自给自足,甚至罐头已经开始供会宁军需。这里一样守着个大渔场,你们造出排桨船,平日出海捕鱼制罐头,遇上倭寇就变战船,这样既是渔民也是水师,根本不需要额外的军粮供应。    包括那些灶户。    他们也是要捕鱼补贴家用,也可以由你们组织起来。    再者他们有足够的盐,这样做罐头成本更低。”    杨丰说道。    几个指挥们互相看着。    “此事老朽倒是听说过,大使真乃造福大明,我等军户世代铭记大使恩泽。”    指挥使笑着说道。    其他几个指挥也笑了,而且笑得仿佛阴谋得逞。    很显然他们早就等着了。    他们就是知道杨丰帮辽东搞了这个,所以想跟着学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