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924章:透明 (第2/2页)
的温度,成功烧制出一块块透明玻璃。 其实这只是最古老的玻璃烧制工艺。 消息传开后,连萧清都被惊动了,亲自来到工部观看玻璃,惊喜不已。 “过去我国只能从异国商船那里购得少量玻璃,而且成色不佳,如今我国总算研究出更好的烧制工艺!” 工部尚书黄兴激动道:“若没有安国侯的指导,臣等只怕再努力十年也烧不出来!谁能想到,靠‘精制’的草木灰就能烧出如此成色的玻璃……” 萧清取来一块冷却之后的透明玻璃,一颗心扑扑直跳:“按梁爱卿的说法,接下来是要做什么?打磨镜片,制作一种能协助人眼看清几十丈甚至百丈外的宝贝?望远镜是吧?”zWWx.org 大乾国早就开始按照梁萧的指导烧制玻璃,但之前烧制出来的玻璃,因为草木灰的取材不好,加上烧制工艺不够完善,成色不佳,远没有达到梁萧的要求。 “是望远镜!”张扬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。 绝大多数人并不具备梁萧、左无伤、左无疾这群怪胎那么好的视力,望远镜的构思,让这群早已被梁萧的各种构思深深吸引的工部官员跃跃欲试,体验一下“千里眼”的感觉。 萧清兴奋道:“这是有助于军队侦察的宝贝,众卿家早日研究出来,送往前线,尤其是豫章,朕重重有赏!” 因为要研究望远镜的关系,玻璃的烧制工艺,也暂时被列为国家绝密。 在萧清看来,凡是不能改善民众衣食住行、或者必须严防敌国窃取的发明创造,都不急于推广,以免敌国也因此发展壮大。 眼下大乾国的一切生产,都是以解决边境之患为核心,其他的都可以往后稍稍。 至少要等收复交州、一统大梁,再推广不迟。 燕州以西、云州以南,工部负责开矿的人员又发现了一座大型煤矿…… “陛下有令,要切实保护煤矿工人,不能让他们长时间在矿内工作,再给煤矿工人增加工钱,严禁克扣、压价!” 经过工部人员的指导,燕州太守立即安排工人开采,同时详细提醒工人有关煤矿的危害。 即便如此,曾经过惯了苦日子,好不容易安居乐业几年的燕州百姓和云州百姓,考虑到工钱丰厚,又想报效国家,依然踊跃报名。 但人们并不知道,严格保护煤矿工人的举措,是萧清采纳的梁萧的建议。 这个时代的人们并不了解微观的科学,如果不加提醒,煤矿的危害也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表现出来,到那时候工人们的身体早已受到了严重的不可逆伤害。 此时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萧清和梁萧的良苦用心,但此举却意外赢得了科学发展之后的后世的赞美。 好在朝廷现在有钱,可以聘请六批工人分两日轮岗,一名普通的煤矿工人,每隔一天只需要劳作四个时辰,就可以回家休养,工作期间可以吃到rou汤,拿的还是不下于增筑城墙的月薪。 萧清的黄金,配合国库存银,大量投入军事和社会生产,尤其是矿业、纺织业和蒸汽机的制作。 这座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煤矿,经过萧清与群臣商议,为了纪念梁萧带来的焦炭工艺,将之命名为“梁萧煤矿”……人世几春秋的逍遥少将军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