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362章 狡诈的辽军 (第1/2页)
四月二十五日,李彦仙部距离叶密立只有一百多里的路程了。 这里是耶律大石进入西域之后第一个落脚点,并且耶律大石就是在这里建元称帝。 这里可以说是西辽的龙兴之地。 李彦仙选择打这里,就是为了逼迫耶律大石出兵到这里,这样一来,战线不至于被推到一千多里之外的虎思斡耳朵城。 但李彦仙显然还是低估了耶律大石,他跑到叶密立城的时候,发现叶密立城几乎已经是一座空城了。 这与之前的情报不一致。 显然对方的斥候在情报方面非常专业,行动早了他们一步。 这就尴尬了。 从北庭城到叶密立可是有一千里,居然扑了个空。 李彦仙立刻意识到,可能事情还没有这么简单。 他先派人进城检查了一番,契丹人收拾得还真是够干净的,连底裤都没有留下来。 这就是游牧的好处,如果换做是农耕,想要短时间内撤走,不是那么容易的。 李彦仙感慨道:耶律大石为了跟我们对峙,连龙兴之地都可以说撤就撤,此人难对付啊! 当天,李彦仙也撤了。 但接下来撤退的路上,宋军多次遇到来路不明的骑兵的袭扰。 是契丹人吗? 经过好几次交手之后,李彦仙发现对方并非契丹人,而是回鹘人。 他立刻就知道了可能是拔悉密的人。 当初李彦仙攻克北庭城,北庭回鹘人兵败,但并不意味着回鹘骑兵就此完全消失。 至少毕勒哥之子拔悉密逃了,他逃走之后,就一直在天山以北的草原召集溃败之兵。 高昌背后本身就是辽国在撑腰,他必然去找了耶律大石。 此番自己到叶密立,叶密立城空了,说明耶律大石已经提前布局,那回鹘人在这里出现,也就不奇怪了,只能说是耶律大石布局中的一颗棋子。 作用就是不断袭扰宋军,不断给宋军造成困扰,说不定契丹骑兵已经做好突袭的准备。 李彦仙不敢掉以轻心,并且他下令加快撤兵的次数。 接下来数天,回鹘骑兵的数量逐日增多。 最开始只有一两千,接下来则增加到了四五千,直到四月底,竟然增加到了近万人规模。 这应该是拔悉密手中所有的兵力了。 他们不断纠缠宋军。 宋军每每以强势的攻击姿态击退回鹘人,到了四月三十日,近万回鹘骑兵发动了对宋军猛烈的冲锋。 双方经过大半天的厮杀,回鹘人落败而走。 虽然击退了回鹘人,但李彦仙却越发感到不妙。 五月初一一大早,斥候频繁送来情报,表示在周围发现了一些牧民正在放牧。 这正常吗? 这当然正常! 天山以北的牧场极其广袤,原本就有着许多牛羊。 但这也不正常! 因为之前就没有刺探到这么多牧民跑来放羊,怎么现在就突然出现了这么多呢? 李彦仙在战略层面确实有欠缺,但是战术层面的各种cao作,他绝对属于名将队列中的。 他当即就认识到,可能是契丹人的险境。 所以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