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分卷阅读369  (第3/3页)
从洞门走了出来,脚步声急促,一见众人都杵在原地,破口大骂:“还待在这儿做甚?快去救火啊!”几名衙差面面相觑,其中一人道:“不是我们不肯去,实是上头交代了,无论发生什么事,一步也不许离开……”    老人冷道:“也好,都别离开,一会儿烧死了也有个伴,黄泉路上不无聊。”    见众人你看看我、我看看你,分明已是动摇,将手里两个空木桶劈头扔了过去,怒道:“快救火去!屋里头的人走得走不得?这儿谁能作主!一把火烧死了他,剐你们全家都没得抵!一帮杀才!”    众衙差才惊觉事态严重。自从将军接管城尹衙门以来,规矩不是一般的大,不同往日轻巧。万一火势失控,烧到此间,谁能肩负起移囚的责任?移或不移,左右是个死!赶紧抢了木桶争先恐后往火场去,沿途见人就拉,唯恐少几人出力,火便要烧进院里。    人转眼走得干干净净。老人看清左右,突然挺直背脊,取下头顶的翎帽,戴上一幅包住脑后发顶的黑巾。    慕容柔最擅防守。防守之人,要面对数倍于己的军势,没有迂回转进、讨价还价的空间,他们唯一能做的只有“守住”而已,没有可以机动调换的目标。善守之人,都有非常旺盛的战斗意志,往往比擅攻之人更顽强更好战、更勇于面对挑战,绝不甘于寂寞,与“防守”二字予人的消极感简直是背道而驰,分属两个全无交集的境域。    消极的人,什么都守不住。擅守之人本质上必定异常积极。    老人从慕容还是个少年时,便留意起他积极的指挥风格,在这个世界还未发现其光芒前,已看出他与众不同的出色潜质;注视他、剖析他,甚至是期许着他的时间,长到远超过镇东将军本人能想像。慕容爱用的战术、常玩的把戏,以及连他自己都未必察觉的坏习惯,在老人看来,清楚一如当年他呈上来的阵图记录或粮秣报告,条理分明,强弱优劣皆无所遁形。    慕容柔若在驿馆埋伏重兵,迟凤钧必被他藏在城尹衙门里。这点从衙门起火、而慕容按兵不动之后,老人就确信自己的判断无误。    他推开门扉,跨过高槛,从怀里取出鸟形刻面,在没有烛火的幽暗房间里覆上自己的脸,如幽魂般静立于床前。迟凤钧闭目沉睡,苍白的脸庞比论法大会前更加瘦削凹陷,宛若蜡纸,一看便知内伤沉重,连呼吸都若有若无,分外飘渺。    唯一未恶化的,恐怕只有敏锐的直觉。    迟凤钧眉目一动,缓缓睁眼,错愕只停留在他眼底短短一霎,从熟睡中惊醒的茫然转瞬即逝,他定定躺着不动,以眼神向老人行注目礼,直到老人示意他开口为止。这代表此间是安全的,没有泄漏机密之虞。    “……下鸿鹄叩见姑射之主,请主人责罚。”    封底兵设:鹿别驾的佩刀鲨鳍鬼头刀    【第二十六卷完】    第二十七卷换巢鸾凤    内容简介:    封面人物:采蓝    登基以来,“得位不正”的耳语从未自独孤容的想象中消失。如独孤家老十七这般没心眼的人,终也疑心起是他的好二哥觊觎大位,害死了兄长,可见独孤容的忧畏并非无稽。只有老人知道,独孤容确实背了黑锅。    “你是说待我成为天下,再没人打得过,老天爷就来收我了,是不是?”独孤弋笑问。    “对。”异人笑着回答。“此即为“天劫”!”    第百卅一折翻羽难去,丹心作灰    老人俯视着榻上苍白憔悴的男子。    无论从哪种意义上说,迟凤钧都该是他的传人。老人犹得当年秉烛伏案、在贡院成摞的试卷里读到其策论时,那股子铣利烁人的诧艳──抨击四镇开府的论据是稍嫌稚拙了些,那是欠缺边政实务所致,兼且不懂公门里诸多稽覈抚赏的猫腻;然而由朝廷财政着手,说明这年轻人脑筋清楚,非是被黄旧古书熏坏了的腐儒。更难得的是不畏权贵、不苟全冬烘的勇气,一如试卷上瘦硬遒劲,偏又大开大阖的酣畅墨迹。    可惜不自量力。西山韩阀、北关染公不消说,就连新到东海的慕容柔,谁都知道是天子心腹,是你个应试举子惹得起的?还想“革其旌节,复归朝堂”!    “兀那狂生!”    主持科考的老台丞冷哼,嘴角抿着一抹笑意,反覆至天明。为迟凤钧前程着想,他本该将这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